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出处:《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 其三》
宋 · 杨万里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
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注释
野炊:户外的野餐。未到:还未到达。
也饥嗔:已经因为饥饿而抱怨。
到得:到达。
炊边:做饭的地方。
却可人:却又觉得舒适宜人。
伞:雨伞。
作:作为。
旅亭:临时休息的地方。
泥处坐:坐在泥泞的地方。
水漂:水面上漂浮。
地灶:在地上生火做饭的简易炉灶。
雨中薪:在雨中找来的柴火。
翻译
还没到达野餐地点就已经因为饥饿而抱怨到了做饭的地方却又觉得舒适宜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遭遇风雨的诗句,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行者在恶劣天气中的不易与坚守。
“野炊未到也饥嗔”两字生动地传达了等待食物的心情之苦涩,而“到得炊边却可人”则表明了当美食到来时的满足感,这种对比突显了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接下来的“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则描绘了一幅行者在雨中寻找避难所的情景。伞盖成为了临时的庇护,而泥泞之地也变成了暂时的歇息之所。水中的落叶漂浮,地上的火种被雨打湿,这些细节都渲染出了行者在风雨中的无奈与苍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心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