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
出处:《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
元 · 张翥
雪树生香满佩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诗《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首句“雪树生香满佩巾”,以雪中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暗示了环境的高洁与雅致,仿佛香气随风飘散,萦绕在观赏者的衣带上。"紫霄最上集仙真"进一步强调了紫霄宫作为仙境的地位,是仙人聚集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通过描绘青苔覆盖的道路和隐秘的鹤踪,以及幽深的花丛中听不到笙乐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暗示着此处人迹罕至,只有仙人才能来往。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描绘了月光下的瑶池仙境,寒冷而明亮,直到天明;丹台上云雾缭绕,温暖如春,寓意着永恒的青春与长生不老。诗人希望眼前的美景能长久留存。
最后,“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担心流水带走这宁静,使得后来者难以寻觅,如同桃花源中的隐逸之士寻找世外桃源般难觅踪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雪、仙真、瑶池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