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
出处:《华山鸟道歌》
清 · 英廉
群龙拔地旧欲起,掉臂抟云怒未己。
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
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
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
解我紫茸裘,佐以青藤杖。
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
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
绝壁亦不绝,高立穷纤毫。
海气苍茫海天迥,何论震泽之水三万六千顷。
帆樯台榭阖闾城,尺幅高堂揭烟景。
昨日孤舟系何处,烟际浮图细如箸。
始知我亦扰攘尘海中,曾被山僧叹迷误。
噫嘻!安得尽将春雨化春醅,仰探北斗为深杯。
百年盘礴青蠃堆,一树松前醉一回,鼠肝虫臂奚为哉。
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
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
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
解我紫茸裘,佐以青藤杖。
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
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
绝壁亦不绝,高立穷纤毫。
海气苍茫海天迥,何论震泽之水三万六千顷。
帆樯台榭阖闾城,尺幅高堂揭烟景。
昨日孤舟系何处,烟际浮图细如箸。
始知我亦扰攘尘海中,曾被山僧叹迷误。
噫嘻!安得尽将春雨化春醅,仰探北斗为深杯。
百年盘礴青蠃堆,一树松前醉一回,鼠肝虫臂奚为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英廉的《华山鸟道歌》描绘了华山险峻壮丽的景象,以及登山者的豪情与感悟。首句“群龙拔地旧欲起”形象生动,犹如群龙腾跃,展现了华山的雄浑气势。接下来,“掉臂抟云怒未已”写登山者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则细致刻画了山路狭窄而险峻,仿佛鸟道般蜿蜒,抬头望见天门,心中充满遗憾。
“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运用比喻,形容雷声震动山谷,令人目眩神迷。“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暗示挑战的艰难。诗人穿着紫茸裘,手持青藤杖,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暗示即使生活艰辛,也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表达出登山者的乐观和豁达,即使面对陡峭的阶梯,也能随兴而行。
最后,诗人以广阔的海景和吴王阖闾城的壮丽景色作结,对比自己的尘世生活,感叹自己曾被山僧误认为迷失之人。结尾处,诗人渴望将春雨化作美酒,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