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赞世所稀,我穷焉得鞠
出处:《悼子琯》
元末明初 · 赵汸
无子未尝忧,有子悲不育。
妙赞世所稀,我穷焉得鞠。
所嗟百日间,奔走无停躅。
贺者犹在门,房中已闻哭。
汝病吾不知,汝名人已录。
我无高飞翼,安用烦羁束。
奉身如拱璧,世乱遭指目。
祸福来无端,每虞连骨肉。
殇子古称寿,彼苍非汝毒。
勿羡彭与?,贪生恒局促。
妙赞世所稀,我穷焉得鞠。
所嗟百日间,奔走无停躅。
贺者犹在门,房中已闻哭。
汝病吾不知,汝名人已录。
我无高飞翼,安用烦羁束。
奉身如拱璧,世乱遭指目。
祸福来无端,每虞连骨肉。
殇子古称寿,彼苍非汝毒。
勿羡彭与?,贪生恒局促。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赵汸的《悼子琯》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孩子的深深悲痛和感慨。诗的第一句“无子未尝忧,有子悲不育”揭示了诗人对于未曾有过子女时的平静,与如今丧子的无尽哀伤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孩子的罕见之妙,却无法给予其成长的机会,表达出深深的无力感。
接下来,“所嗟百日间,奔走无停躅”描绘了孩子短暂生命的匆忙与忙碌,即使在孩子去世后,门外仍有祝贺者,而房内却传来哭声,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出家庭的悲痛。
诗人自责未能及时察觉孩子的病情,孩子的名字虽已记录在册,但生命却已消逝。“我无高飞翼,安用烦羁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能为力的无奈,以及对束缚于尘世的厌倦。
“奉身如拱璧,世乱遭指目”暗示了社会动荡时期,个人安全受到威胁,连亲骨肉也无法幸免。“殇子古称寿,彼苍非汝毒”安慰自己,认为孩子的早逝也是一种长生,上天并非有意加害。
最后,诗人告诫自己不必羡慕长寿之人,因为贪生怕死的生活往往局促不安,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失去孩子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