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置身洪荒前,当时不见一人迹
出处:《题五洲地图》
清末近现代初 · 杨圻
入门屋大乾坤窄,八荒四极在我室。
手扪五岳皆平地,坐视沧海忽壁立。
恍如上界一俯瞩,三分尘上水居七。
又如置身洪荒前,当时不见一人迹。
昆崙之外原无山,馀气磅礴散万脉。
东南诸国临大水,西北川原岂终极。
乃知大块非无垠,直若盆水浮败叶。
关塞古今称形胜,自我视之皆智力。
图中斑驳五色分,人种国界辨明晰。
世上沿革血染成,此图变更乍朝夕。
人间无日无干戈,一万年后知何色。
起来取图裂粉碎,无地存身计亦得。
回头新月照空墙,似闻吴质嫦娥微叹息。
手扪五岳皆平地,坐视沧海忽壁立。
恍如上界一俯瞩,三分尘上水居七。
又如置身洪荒前,当时不见一人迹。
昆崙之外原无山,馀气磅礴散万脉。
东南诸国临大水,西北川原岂终极。
乃知大块非无垠,直若盆水浮败叶。
关塞古今称形胜,自我视之皆智力。
图中斑驳五色分,人种国界辨明晰。
世上沿革血染成,此图变更乍朝夕。
人间无日无干戈,一万年后知何色。
起来取图裂粉碎,无地存身计亦得。
回头新月照空墙,似闻吴质嫦娥微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杨圻所作的《题五洲地图》,通过对地图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作者对世界格局的独特见解。首句“入门屋大乾坤窄”以夸张手法,形容地图虽小却囊括天地,显示出世界的广阔与微观的对比。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手扪五岳皆平地,坐视沧海忽壁立”,形象地描绘了地图上的山川海洋,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地图之上,仿佛俯瞰大地,感叹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渺小,“三分尘上水居七”象征着人类活动区域与自然环境的比例。他进一步指出,地图揭示了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昆崙之外原无山,馀气磅礴散万脉”,暗示着地理知识的丰富多样。
诗人认为,尽管地图看似固定,但其实反映的是人类认知的局限和历史的动态,“图中斑驳五色分,人种国界辨明晰”,同时也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人间无日无干戈,一万年后知何色”表达了对人类历史冲突的忧虑,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最后,诗人情绪激昂,决定“取图裂粉碎”,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而“回头新月照空墙,似闻吴质嫦娥微叹息”则以月宫仙子的叹息,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深沉,寓言般地传达出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世界和历史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