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全文

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

明 · 方献夫
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
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
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
个中得意堪谁会,闲向仙城一寄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方献夫以“坐大石”为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开篇即以奇石引出隐居之意,仿佛那巨石自天而降,稳稳地置于峰顶,暗示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接着,“石边真可结茅庵”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在此处建造一间简陋的草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颔联“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与自然相融的情感。诗人认为,江山似乎有意与他同行,共同经历生活的起起伏伏;而天地间的一切,无论是欢笑还是谈吐,都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评判。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状态的追求。

颈联“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通过季节更替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之美。九月时节,龙归云涌,山谷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四季更迭,花朵盛开,岩石上仿佛铺满了锦绣,色彩斑斓,生机盎然。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生命的丰富多彩和永恒不息。

尾联“个中得意堪谁会,闲向仙城一寄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但这种体验或许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因此,他选择将这份感受寄托于仙城,既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