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出处:《送和林苏郎中》
元 · 王士熙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边塞诗特色。首句“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以居庸关为背景,通过“乱山积”和“白沙碛”的描写,营造出边塞特有的荒凉与辽阔景象。接着,“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两句,将人物引入画面,一位身着貂帽的官员在飞雪中策马前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官吏的生活情景。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描绘了马蹄踏雪的景象,以及冷月下云雾缭绕的边塞城墙,既表现了环境的寒冷与静谧,也暗示了边关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两句,通过铁甲在风中无声的场景,以及远处军营传来的清脆角声,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肃穆与庄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壮感。
最后,“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预示着边关战士们终将结束征战生涯,回归平凡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而“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边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战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壮美,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