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全文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

出处:《有木诗八首 其三
唐 · 白居易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
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
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
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翻译

有一种树秋天也不落叶,它青翠地生长在江北。
人们说它是洞庭湖的橘树,其实是美人自己移植过来的。
它受到上方的眷顾和照料,下方的人们辛勤地灌溉。
结果却长成了枳树,果实又臭又苦,不能食用。
世间事物有相似之处,真假如何辨别呢。
美人默默地无言以对,只能对着它长久地叹息。
它内心蕴含着害人的意图,外表却假装傲霜的高洁。
还在枝叶间悄悄滋生刺,如同荆棘一般令人防不胜防。

注释

有木:指一种树木。
秋不凋:秋天不落叶。
青青:形容树木青翠。
江北:长江以北的地区。
洞庭橘:湖南洞庭湖地区的名贵柑橘。
移植:从别处移栽过来。
顾盼恩:照顾和赏识。
浇溉力:浇水灌溉的努力。
枳:一种果实苦涩的树。
物有似是者:事物中有外表相似的。
真伪何由识:真假如何分辨。
默无言:沉默不语。
害物意:有害他人的意图。
外矫凌霜色:外表假装坚韧不屈的样子。
潜生刺如棘:暗中生长出像荆棘一样的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橘的诗,通过对比真假橘树,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背后可能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真相和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常绿不凋的树木,在江北之地,被称作是洞庭橘,是由美丽的人工种植而成。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这里强调了这种植物虽然受到精心的照料,但实际上长成了另一种名为枳的果树,其果实既不好吃又带有异味。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这几句表达了对类似情况的困惑和感慨,指出有些事物外观相似难以辨别真假,而美丽的人面对此景却沉默不语,只能发出深长的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最后几句则透露出这种植物虽然外表光鲜,却隐藏着对其他生物有害的本性,而其枝叶间还长出像刺一样锐利的部分。

整首诗通过洞庭橘这个意象,抒写了美好与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事物表里不一的复杂性,为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