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唐 · 卢纶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注释
露:夜间的露水。轻雨:像细雨般轻微的露水。
月如霜:形容月色皎洁如霜。
星河:天空中的星星,像河流一样繁多。
雁行:排列整齐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秋天或离别。
虚晕:光晕,指月亮或星星周围的光环。
入池:倒映在池塘中。
波自泛:水面自然波动。
当苑:指皇家园林。
桂多香:桂花盛开,香气浓郁。
春台:春天的高台,可能指观赏春景的地方。
黄龙阙:古代皇宫的门阙,这里代指皇宫。
云路:云雾缭绕的道路,象征高远之地。
白玉郎:比喻年轻俊美的官员。
巴歌:巴蜀地区的民歌。
金石:古代打击乐器,比喻音乐高雅。
岂殊:哪里不同。
萤影:萤火虫的光芒。
清光:清冷的月光。
翻译
露水轻如细雨,月色冷似霜白,星空被遮掩只见大雁排列成行。空中的光晕倒映在池塘波动的水面,园中桂花香气弥漫在满月的夜晚。
春天的高台上遥望皇家宫殿,云雾缭绕的路途难辨玉一般的少年郎。
这夜晚的巴蜀歌声如同金石之音,哪里比得上萤火虫微光照亮清冷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春夜月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境。"露如轻雨月如霜"两句,既写出了夜晚的湿润和月亮的清冷,也暗示了一种恬淡脱俗的情怀。
"不见星河见雁行"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广阔星空到孤独飞行的雁群,把握了宇宙与个体之间微妙的关系。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开阔的氛围。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通过对池水和桂花的描绘,更进一步地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下自然之美。桂花在这里不仅是香气扑鼻的存在,也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接下来,"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中的"春台"一词,不仅指向了诗人观赏月亮的场所,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黄龙阙"和"白玉郎"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仙界的景象,通过这种超现实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两句,则将听觉和视觉的享受结合起来。"巴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曲,而与"金石"相呼应,则不仅仅是音乐之美,更有声响本身的纯净与坚硬。"岂殊萤影对清光"则是在月夜中,即便是微弱的萤火虫光,也能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光与暗、真与假的深刻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