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出处:《嘲淮风进退格》
宋 · 杨万里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絮帽:指保暖的帽子。貂裘:贵重的皮衣。
北窗:朝北的窗户。
紧且深关:紧紧关闭。
颠风:狂风。
无赖:肆意妄为。
何故:什么原因。
做雪:化作雪花。
空自寒:徒然寒冷。
天北雾:北方的雾霾。
捲起浪头山:卷起像山一样的浪花。
僧伽塔:僧侣的塔,比喻高大的物体。
一笑看:一笑置之,不在意。
翻译
不要戴着絮帽穿着貂裘出门,最好紧闭北窗,把门关严。狂风不知为何如此肆虐,尽管化作雪花却未能带来温暖。
不去驱散北方天空的雾霾,反而卷起海浪如山般高。
即使能吹倒佛塔般的巨浪,也不足以赢得先生的一笑置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嘲淮风进退格》。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穿着厚重的衣物,坐在封闭严实的船舱里,或许是北方特有的冰窗前,给人一种隔绝与世隔绝之感。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 这两句则写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似乎在问那些狂烈的风和未能结成雪花的云朵,它们为何这样行为,而自己却只能感到凛冽的寒冷。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 这两句表明诗人不愿意去理会那些遥远而迷茫的事物,他更倾向于在近处的自然界中寻找乐趣,即使是激荡的波涛和连绵的山脉,也能引起他的兴趣。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自己力量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摧毁高大的建筑(这里借指佛教中常见的僧伽塔),而面对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先生,诗人只是淡然一笑,从容以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信从容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