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全文

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

出处:《又迭二首
明 · 唐顺之
感时愁见海氛迷,抱拙空知卧一溪。
秋尽龙蛇还起陆,月明乌鹊正惊栖。
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
对子杞忧方一写,明朝车马又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作品,名为《又迭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动荡的感慨与忧虑,以及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反思。

首句“感时愁见海氛迷”描绘了诗人面对混乱时局的愁绪,海氛迷即是指海面上的雾气弥漫,象征着社会的混沌不明。接着,“抱拙空知卧一溪”一句,诗人自述自己虽愚拙却只能在溪边静卧,暗含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自嘲。

“秋尽龙蛇还起陆,月明乌鹊正惊栖”两句运用了典故,秋尽之时,龙蛇从地下重新升腾,象征着时局的变化;而月明之夜,乌鹊因惊扰而飞离栖息之地,寓意着人们在动荡中的不安与惶恐。

“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作为读书人,他并不擅长军事,而那些身居高位者,是否能体恤百姓的疾苦,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对子杞忧方一写,明朝车马又东西”表明诗人虽然在为国家和人民担忧,但生活依旧要继续,明天又要面对新的分别和忙碌。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