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出处:《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其二》
宋 · 刘克庄
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蓑。
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
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
注释
经旬:多日。潦:积水。
慵:懒。
扶杖:拄杖行走。
掣电:闪电般快速。
光阴:时间。
消磨:消失、磨损。
蜗牛庐:简陋小屋。
通德:地名,可能指附近有通德这个地方。
善和:地名,可能指保存书籍的地方。
鬳翁:诗人的自指或他人名。
父子:指鬳翁和他的儿子。
好事者:寻访有趣事物的人。
翻译
连续多日积水,懒得扶杖出行,清晨雨过天晴,欣喜晾晒蓑衣。光阴如闪电般转瞬即逝,难以把握,富贵如浮云,容易消散。
居住在简陋的小屋,只因靠近通德,书籍被虫蛀,仍保存在善和。
除了鬳翁父子,再无其他人会来此寻访好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静谧晨光中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流逝。
“经旬积潦慵扶杖”,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清晨慢慢地拿着拐杖走路的情景。这里,“旬”指的是十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积潦”则形容晨露的浓重,反映出自然界的细腻生机。
“拂晓新晴喜晒蓑”,老者在清晨新的阳光下感到快乐,这里的“晒蓑”可能是指晾晒衣物或其他东西,传递了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则通过对比电闪雷鸣的突然与短暂,以及云端显现而又迅速散去的富丽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富贵难以长久。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中的“蜗牛庐”,形容的是简单的居所,而“虫蠹书”则暗示着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与消磨。这里强调的是尽管事物会随时间而改变,但仍需保持善良和谐的心态。
最后,“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则指出除了几位尊敬的长者和他们的子孙之外,再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事情发生。这里体现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老者的晨行与自然界的交融,传达了对于生命短暂、物是流动以及保持内心平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