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全文

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

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
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
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
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
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
栋宇虽未立,气象已足观。
旁人笑我拙,空囊无一钱。
何苦欲架屋,作此烦恼缘。
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
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
人生七十稀,自古尝有言。
我今五十七,髭鬓已皤然。
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
仕宦虽龃龉,亦复忝蕃宣。
向来为亲养,犹或强著鞭。
今既成永感,前事都弃捐。
傥或未死灭,誓将老林泉。
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
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
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
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
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
胸中富丘壑,眼界饱风烟。
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

注释

幽讨:隐居探索。
山水便:与山水相投合。
辟三径:开辟小径。
桑梓:故乡。
松楸:松树和坟墓。
气象:景象。
拙:愚拙。
游居:闲居。
寝卧:睡觉。
数椽:几根屋檐。
龃龉:仕途不顺。
忝蕃宣:有所贡献。
亲养:侍奉亲人。
卜筑:选择筑屋之地。
高眠:安心睡眠。
取次:随意。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万钟禄:丰厚的俸禄。
二顷田:大片田地。
丘壑:山水风景。
眼界:视野。

翻译

一生喜好隐居,性情与山水相投。
晚年开辟三条小路,特别喜欢这片偏远之地。
远离家乡,近处则是松树和坟墓相连。
青山在后倚靠,流水环绕在前。
群山环绕,左右相伴。
房屋尚未建成,但景象已足够欣赏。
旁人笑我愚拙,囊中羞涩一文钱。
何必建屋添烦恼,我心知自己将老。
即使年迈,也只想在此度过余生。
居住与睡眠,无需太多屋檐。
人生七十古稀,自古如此说。
如今我五十七,胡须头发已斑白。
即便身体尚健,又能活多久。
仕途虽坎坷,仍有所贡献。
过去为了亲人,不得不勉强努力。
如今感激之情永恒,过往皆抛诸脑后。
若不死去,我将终老山林。
实现筑屋隐居的愿望,每日高枕无忧。
屋内栽满花朵,园中环绕翠竹。
山上建一厅堂,湖边备一扁舟。
悠闲与亲朋相处,随意接近圣贤。
虽无丰厚俸禄,无大片田产。
心中藏有山水,眼界饱览风烟。
这一生已满足,别再问苍天何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退隐生活的追求。开篇"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表明诗人性格中就有喜欢清静和山水的倾向,而到了晚年,他选择了三径(道教修行的地方之一),喜爱得到偏僻之地,远离尘世。"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则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留恋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感。

"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的住所背靠青山,面向流水,这样的环境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自然景观的美好。

尽管栋宇还未建成,但从气象上已能感受到一片自在的生活氛围。而旁人的嘲笑和物质上的贫乏,并没有动摇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和生命有限的认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接受。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七十稀、自己已五十七岁的感慨,以及对于仕途的看淡和选择永远留在山林之间的决心。"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描绘。

最后,"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胸中富丘壑,眼界饱风烟。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自然美景的满足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