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
出处:《临海僧珂公出梅花诗和其韵》
宋 · 王铚
天公飞雪斗梅英,未有东风便有情。
竹里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
神人自惜迷姑射,天女何妨伴净名。
第一花中拈实相,谈禅说法大修行。
竹里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
神人自惜迷姑射,天女何妨伴净名。
第一花中拈实相,谈禅说法大修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飞雪: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梅英:梅花盛开的样子。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
竹里藏春:竹林深处蕴含着春天的气息。
姑射:古代美女的代称。
净名:出家人的法号,此处可能指僧人。
实相:佛教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
谈禅说法:讨论佛法,传授教义。
翻译
天公在空中飘洒雪花,仿佛与梅花争艳,即使没有春风,也显露出深情。竹林深处隐藏着春天,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到来,水边的月亮明亮得让见到它都感到害羞。
神仙自顾欣赏姑射仙子般的美,天女又何妨陪伴着出家人净名。
在百花之中,他选择了最真实的那一朵,通过谈论佛法进行深度修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名为《临海僧珂公出梅花诗和其韵》。从内容上看,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同时融入了禅宗文化元素。
“天公飞雪斗梅英,未有东风便有情。”这里借用天空纷飞的大雪比喻梅花瓣瓣如雪,梅英则是指梅花的嫩尖部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傲立不倒,具有坚韧不拔的情怀。
“竹里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竹林中隐藏着春意,却并不外露,这是对梅花独自在冷冬中绽放的隐喻。水边之月,则因其清辉而显得有些羞涩,似有所不为人知。
“神人自惜迷姑射,天女何妨伴净名。”这里的“神人”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修行者,而“迷姑射”则是对他们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超脱尘世之境界的描绘。诗中提到“天女”,或许是指佛教中的天女,伴随着清净的法号。
“第一花中拈实相,谈禅说法大修行。”这两句直接将梅花与禅宗联系起来。“第一花”可能意味着梅花在百花之中独占一席之地,而“拈实相”则是佛教术语,意指揭示真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禅宗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脱世俗束缚的心境。
总体来看,王铚在这首诗中既展现了其丰富的自然描写能力,也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禅宗文化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