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群童挑燕笋,幼妇采鸡桑全文

群童挑燕笋,幼妇采鸡桑

出处:《访野人家
宋 · 陆游
山入柴门窄,桥通野路长。
群童挑燕笋,幼妇采鸡桑
淳古非今俗,留连到夕阳。
盘飧敢辞饱,满箸药苗香。

拼音版原文

shāncháiménzhǎiqiáotōngcháng

qúntóngtiāoyànsǔnyòucǎisāng

chúnfēijīnliúliándàoyáng

páncāngǎnbǎomǎnzhùyàomiáoxiāng

注释

山:形容山势。
柴门:简陋的木门。
窄:狭窄。
桥:小桥。
野路:野外小路。
长:长且弯曲。
群童:一群孩子。
挑:挑担。
燕笋:燕窝竹笋。
幼妇:年轻的妇女。
采:采摘。
鸡桑:靠近鸡笼的桑叶。
淳古:淳朴古老。
非:不同于。
今俗:现代习俗。
留连:流连忘返。
夕阳:傍晚的太阳。
盘飧:菜肴。
敢辞:不敢推辞。
饱:吃饱。
满箸:满筷子。
药苗香:带有药草的香气。

翻译

山势陡峭进入柴门显得狭窄,小桥连接的野外小路漫长无尽。
一群孩童挑着新鲜的燕窝竹笋,年轻的妇女采摘着鸡笼边的桑叶。
淳朴的古老风俗与现今不同,让人流连忘返直到夕阳西下。
面对丰盛的饭菜不敢言饱,筷子上沾满了带着药草香味的菜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访问乡村人家时所见的田园景象。首句"山入柴门窄"写出了山路蜿蜒,农家小门深藏于山间的狭窄与宁静。次句"桥通野路长"则展现了通往农家的小路穿过田野,显得悠长而自然。接下来的两句"群童挑燕笋,幼妇采鸡桑"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采摘新鲜的燕窝笋和鸡桑,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农村的活力。

诗人感慨"淳古非今俗",表达了对乡村淳朴风俗的欣赏,与现代社会的浮躁形成对比。他流连忘返,直到"夕阳"西下,显示出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最后两句"盘飧敢辞饱,满箸药苗香",诗人表示即使菜肴简单,但因满含药草的香气而感到满足,表达了他对农家食物的赞美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