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出处:《山中荅友人》
唐末宋初 · 孟贯
偶爱春山在,因循值暑时。
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
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
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注释
偶:有时。爱:喜爱。
春山:春天的山景。
在:存在。
值:正值。
暑时:夏季。
风尘:世俗的纷扰。
非所愿:不是我所希望的。
泉石:自然山水。
本相宜:原本适合我。
坐久:坐的时间长了。
松阴:松树的阴凉。
转:变化。
吟馀:吟诗之后。
蝉韵移:蝉鸣的韵律转移。
自惭:自我惭愧。
疏野:粗疏淡泊。
甚:非常。
多失:常常错过。
故人期:老朋友的约定。
翻译
我常常喜爱春天的山景,但这次却因循时令正值夏季。我并不喜欢世俗的纷扰,自然的山水才是我的归宿。
在松树荫下坐得久了,连蝉鸣的韵律都随之变换。
我深感自己过于粗疏淡泊,常常错过与老朋友的约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山中偶遇知己的情景。"偶爱春山在,因循值暑时"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中的喜爱,以及在炎热的夏季里流连忘返的意境。"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不屑一顾,而是更倾向于自然之美,如泉水与岩石之间的和谐共生。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写出了诗人在松树下长时间坐着,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随着蝉蜕破土而出的蝉鸣声给心灵带来的震撼与共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
"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责,他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上过于疏忽,错过了与旧友相聚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反思,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怀念友情的情感态度。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