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出处:《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二》
宋 · 王之道
朝来经阁课楞严,撩乱飞花竞扑帘。
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之道在宋朝创作的《和张文纪咏雪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严寒冬日的描绘与个人生活状况的抒情。
"朝来经阁课楞严,撩乱飞花竞扑帘。"
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早晨窗棂上的积雪,以及雪花纷飞、随风飘落的情景。"楞严"指的是窗棂上结的冰凌,而"撩乱飞花"则形象地描绘出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场景。
"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雪比作美丽的仙女(青腰),将夜色深沉的天幕比作神秘的君主(黑帝)。而后一句则是说,即使是古代传说的善射箭的姑射,也难以在这纷乱无序的世界中找到清洁之物(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严寒时的无奈和困境。"地炉"是古代取暖的设备,而"貉裘"则指的是用貉皮制成的厚重衣物,但即使如此,仍然无法抵御严寒。同时,诗人还提到自己难以供应酒宴招待来客。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创作压力而不能安寝,同时也要在寒冷中坚持演奏古琴(残管)。这里的"诗债"指的是诗歌创作的责任和压力,而"夜寒"则加重了这种境遇的艰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严冬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在物质匮乏、精神压力与自然环境恶劣交织的生活状态中所表现出的坚持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