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
出处:《又题澹圃一首》
明 · 胡应麟
筑宫犹自傍昙阳,空观惟应侍法王。
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
鸣钟震旦纷华过,就枕邯郸障业忘。
不见西方真乐地,玉莲琪树遍金堂。
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
鸣钟震旦纷华过,就枕邯郸障业忘。
不见西方真乐地,玉莲琪树遍金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佛教世界景象。首联“筑宫犹自傍昙阳,空观惟应侍法王”中,“筑宫”与“空观”形成对比,一实一虚,暗示了人间与佛国的关联,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侍奉。“犹自”二字透露出一种执着与坚守的精神。接着,“扬子门庭长寂寞,文殊台殿尽清凉”进一步渲染了佛教圣地的清幽与宁静,文殊菩萨的道场被描述为充满清凉之感,与世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鸣钟震旦纷华过,就枕邯郸障业忘”则通过钟声的回响和对邯郸故事的引用,表达了佛法能超越尘世喧嚣,使人忘却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最后,“不见西方真乐地,玉莲琪树遍金堂”以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作结,强调了佛教对于彼岸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玉莲与琪树的描写,既美丽又神圣,象征着佛教理想中的净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佛教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