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溽暑胜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
出处:《秋冬之交雷电大作》
元末明初 · 叶颙
蓐收行秋将满秩,解印荣归严办集。
清道迎冬俟腊来,积雪严霜应有日。
遗蝗入地作年丰,禾黍登场吾事毕。
九月中旬之望夕,天大雷霆轰霹雳。
虾蟆蚯蚓尽出游,碧潭惊起蛟龙蛰。
炎炎溽暑胜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
玄英勒驾遽奔迥,意恐中途例遭殛。
电掣金蛇走林莽,势似金桴击天鼓。
浮花浪蕊乱青红,痴蝶狂蜂恣飞舞。
唯贪过眼暂繁华,宁虑来年百斯苦。
应是苍生罪恶深,过犯弥天致天怒。
我愿天公怜赤子,抚绥恩育宜如故。
渴饮饥餐贵得时,夏热冬寒合常度。
寄声司令省厥躬,燮理阴阳勿乖误。
清道迎冬俟腊来,积雪严霜应有日。
遗蝗入地作年丰,禾黍登场吾事毕。
九月中旬之望夕,天大雷霆轰霹雳。
虾蟆蚯蚓尽出游,碧潭惊起蛟龙蛰。
炎炎溽暑胜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
玄英勒驾遽奔迥,意恐中途例遭殛。
电掣金蛇走林莽,势似金桴击天鼓。
浮花浪蕊乱青红,痴蝶狂蜂恣飞舞。
唯贪过眼暂繁华,宁虑来年百斯苦。
应是苍生罪恶深,过犯弥天致天怒。
我愿天公怜赤子,抚绥恩育宜如故。
渴饮饥餐贵得时,夏热冬寒合常度。
寄声司令省厥躬,燮理阴阳勿乖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即将结束,冬季将至之际,作者叶颙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通过“蓐收行秋”、“清道迎冬”等描绘季节更替,暗示人事代谢。然而,正当人们期待丰收与安宁时,却遭遇了九月中旬的雷电大作,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
诗人以“虾蟆蚯蚓尽出游”、“碧潭惊起蛟龙蛰”等生动形象,写出雷电带来的震撼,同时借“炎炎溽暑胜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形容天气异常炎热,预示着可能的灾害。他担忧百姓因天怒而受苦,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苍生罪恶深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祈求上天怜悯百姓,希望天公能一如既往地赐予恩泽,保持四季的正常秩序,提醒地方官员要体察民情,合理调和阴阳,避免错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