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
出处:《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 其二》
宋 · 陈嘉言
望里仙踪渺,烟霞沧海东。
径迷丹灶外,人转大还中。
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
停骖迟太姥,蓝水洗尘容。
径迷丹灶外,人转大还中。
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
停骖迟太姥,蓝水洗尘容。
翻译
遥望仙人的踪迹在远方,烟雾霞光中的大海东边。路径迷失在炼丹炉之外,人们转而进入修炼的大还之中。
千年古松在树林中静立,凤鸣声在一夜清风中回荡。
停下马车,期待在太姥山停留,用蓝色的溪水洗净尘世的容颜。
注释
望里:从远处。仙踪:仙人的踪迹。
渺:遥远。
烟霞:云雾和彩霞。
沧海:大海。
径迷:路径迷失。
丹灶:炼丹炉。
大还:道教修炼术语,指大还丹或修炼过程。
中:之内。
虬偃:古松弯曲。
千林:大片的树林。
鸾吹:凤凰鸣叫,象征吉祥。
一夕风:一夜清风。
停骖:停下马车。
太姥:太姥山,道教名山。
蓝水:蓝色的溪水。
洗尘容:洗净面容。
鉴赏
这首宋诗《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其二)》是陈嘉言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道路上遥望太姥山的景象。首句“望里仙踪渺”,展现出太姥山如仙人足迹般遥远而神秘,引人遐想。接着,“烟霞沧海东”描绘出山势在云雾缭绕中隐没于东海之滨的壮丽景色。
“径迷丹灶外”暗示了道教修炼的传说,诗人似乎迷失在通往丹炉(道教炼丹之地)的幽深小径上,增添了神秘色彩。“人转大还中”则暗指道教的修炼过程,可能是指诗人内心也在寻求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境地。
“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运用了神话意象,形容树木如龙蛇盘曲,夜晚则有凤凰般的乐声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两句,“停骖迟太姥,蓝水洗尘容”,表达了诗人对太姥山的留恋与敬仰,希望在此停留,以山间的清泉洗涤心灵上的尘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太姥山的仙境景象和道教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