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其访尘中,英杰在何许
出处:《赠相手文李道人》
宋 · 楼钥
生有文在手,纵横殆天予。
其閒动成字,往往传自古。
舜袖梁武武,老十子贡五。
季友太叔虞,仲子竟归鲁。
仲弓有钩文,宰我亦握户。
敏士自文雅,习道本因辅。
邓渊彭神符,琐琐不足数。
李合陶士衡,三公皆定数。
白帝矜奇瑞,见诮汉世祖。
何为言祸福,历历如君语。
自言传希夷,妙处胜貌取。
见手知国封,况此细纹缕。
研油燎旃檀,始见掌中虏。
何如一览顷,坐谈乐与苦。
老我缩袖閒,不复烦推步。
子其访尘中,英杰在何许。
其閒动成字,往往传自古。
舜袖梁武武,老十子贡五。
季友太叔虞,仲子竟归鲁。
仲弓有钩文,宰我亦握户。
敏士自文雅,习道本因辅。
邓渊彭神符,琐琐不足数。
李合陶士衡,三公皆定数。
白帝矜奇瑞,见诮汉世祖。
何为言祸福,历历如君语。
自言传希夷,妙处胜貌取。
见手知国封,况此细纹缕。
研油燎旃檀,始见掌中虏。
何如一览顷,坐谈乐与苦。
老我缩袖閒,不复烦推步。
子其访尘中,英杰在何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的《赠相手文李道人》,诗人以文墨为线索,赞美了李道人的才情和书法技艺。首句“生有文在手”表达了对李道人书法天赋的惊叹,接下来通过列举古代贤人的典故,如舜、子贡、季友等,暗示李道人的才华如同他们一样卓越。诗人还提到邓渊、彭神符等虽多,但都不及李道人的文雅,进一步强调了李的手艺之高超。
诗中提到白帝和汉世祖的典故,暗指李道人的书法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甚至能预示国家命运。诗人感叹,通过观察李道人的书法,可以洞察国运,这比直接描绘其技艺更胜一筹。他还提到研磨油墨、点燃旃檀的过程,形象地描绘了创作书法的仪式感,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与苦涩。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不再参与繁琐的推算,而是期待后辈去发掘尘世中的杰出人才。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丰富,既赞美了李道人的才情,也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和对后世人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