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兹桃李径,披洒待昭苏
出处:《天坛从祷喜雨赋得十二韵上王老师》
明 · 李之世
方甸开黄域,圜陵象紫枢。
森沈诸籁寂,惨澹百灵趋。
登假皇慈降,升中嘉秩殊。
就坛苍璧瘗,扫地白云铺。
绿简藏金箓,朱书散赤符。
云璈奏钧乐,玉醴荐行厨。
展礼陈巫祝,趋跄集弁儒。
咒泉兴跃蜧,挥日却踆乌。
瑞蔼四和叶,神膏九土敷。
濯枝宁破块,意气藉嘘枯。
淋潦沾桑雉,流云傍舄凫。
忻兹桃李径,披洒待昭苏。
森沈诸籁寂,惨澹百灵趋。
登假皇慈降,升中嘉秩殊。
就坛苍璧瘗,扫地白云铺。
绿简藏金箓,朱书散赤符。
云璈奏钧乐,玉醴荐行厨。
展礼陈巫祝,趋跄集弁儒。
咒泉兴跃蜧,挥日却踆乌。
瑞蔼四和叶,神膏九土敷。
濯枝宁破块,意气藉嘘枯。
淋潦沾桑雉,流云傍舄凫。
忻兹桃李径,披洒待昭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天坛祈求喜雨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与仪式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神灵的虔诚。
首句“方甸开黄域,圜陵象紫枢”,以“方甸”开篇,象征广阔的大地,而“圜陵象紫枢”则以圆坛比作紫色的中枢,形象地描绘了天坛的庄严与神圣。接下来,“森沈诸籁寂,惨澹百灵趋”两句,通过“森沈”、“惨澹”等词渲染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同时暗示着百灵之神的聚集与响应。
“登假皇慈降,升中嘉秩殊”描述了祭典的进行,皇上的慈爱降临,仪式的等级与意义非凡。接着,“就坛苍璧瘗,扫地白云铺”描绘了在坛上安置苍璧,以及清扫地面,铺设白云的仪式细节,这些动作充满了神秘与庄重。
“绿简藏金箓,朱书散赤符”则展示了文献与符咒的使用,象征着知识与力量的传递。随后,“云璈奏钧乐,玉醴荐行厨”描绘了音乐与美酒的献祭,进一步丰富了仪式的层次与情感。
“展礼陈巫祝,趋跄集弁儒”表现了巫师与儒士的参与,体现了不同文化与信仰的融合。接下来,“咒泉兴跃蜧,挥日却踆乌”则通过咒语与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控制与影响。
“瑞蔼四和叶,神膏九土敷”描绘了祥云覆盖四方,神力滋润大地的景象,预示着丰收与繁荣的到来。最后,“濯枝宁破块,意气藉嘘枯”表达了对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寄托,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