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围宴坐,日月转庭隅
宋 · 黄庭坚
山川围宴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寻常事,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是守凡夫。
欲听虚空教,须弥作鼓桴。
般若寻常事,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是守凡夫。
欲听虚空教,须弥作鼓桴。
注释
山川:自然界的山河。围宴坐:环绕着我们的静坐之地。
日月:太阳和月亮。
转庭隅:在庭院的一角移动。
般若:智慧。
寻常事:日常之事。
如来:佛教中的佛陀。
卧起俱:起卧都一样。
多闻:广博的知识。
外道:偏离正道的信仰。
守凡夫:执着于世俗。
欲听:想要聆听。
虚空教:空中的智慧教诲。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鼓桴:击鼓的槌子。
翻译
山水环绕着我们的静坐,日月在庭院的一角轮转。智慧如同日常之事,如来佛祖的起卧皆是如此。
广博的知识可能导致偏离正道,只是平凡人的执着。
想要聆听空中的教诲,须弥山也要当作击鼓的槌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端发于此故以二颂为报(其一)》。诗中描绘了山川环抱下的静谧场景,日月在庭院中流转,展现出自然界的宏大与时光的流转。诗人将"般若"(智慧)和"如来"(佛教中的至高存在)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事,强调了佛法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
"多闻成外道"一句,批评了仅仅追求广博知识而忽视内在修行的人,认为这样容易偏离正道。"只是守凡夫"则指出那些固守常规,未能超越世俗之人。最后,诗人提出要聆听空性的教诲,必须要有如须弥山般的宏大心胸,作为听取智慧声音的鼓槌。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佛法精义的理解以及对修行者的期许,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