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归鹭客停棹,古寺疏钟人掩门
出处:《溪上晚望二绝 其二》
宋 · 王炎
日堕西山烟水昏,寂寥鸡犬数家村。
沧洲归鹭客停棹,古寺疏钟人掩门。
沧洲归鹭客停棹,古寺疏钟人掩门。
注释
日:太阳。堕:落下。
西山:西方的山。
烟水:雾气笼罩的水面。
昏:昏暗。
寂寥:寂静冷清。
鸡犬:鸡和狗。
数家村:几个农户聚居的村庄。
沧洲:水边的洲渚,古代泛指隐士所居之地。
归鹭:归巢的白鹭。
客:过客。
停棹:停下船桨。
古寺:古老的寺庙。
疏钟:稀疏的钟声。
人掩门:人们关门回家。
翻译
太阳落山,山水间暮色苍茫,寂静村庄中只有几户人家和鸡犬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暮色图景。开篇“日堕西山烟水昏”表达了太阳逐渐落下西山,山脚下的水面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给人以柔和、温馨的感觉。“寂寥鸡犬数家村”则描绘出了一幅少有人迹的宁静乡村图景,只有几户人家的鸡犬声响起,营造出一种幽深与孤寂的氛围。
接着,“沧洲归鹭客停棹”中的“沧洲”指的是水边的小洲,而“归鹭客停棹”则描写了候鸟在夕阳下归巢,渔人将船暂时停靠岸边的场景,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归宿与平静的心境。
最后,“古寺疏钟人掩门”则以一个古老寺庙为背景,其中的“疏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活节奏的缓慢,而“人掩门”则显示了人们在黄昏时分逐渐关上门窗,准备进入夜晚的休息状态,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日落、动物声响、归鸟与渔人活动,以及古寺钟声等自然和生活细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乡村生活的深情眷恋及内心世界的宁静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