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馆子之晦,风林客正疲
出处:《夜泊大林铺橐中食物数种不知何人持去》
明 · 殷奎
月馆子之晦,风林客正疲。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
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
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大林铺泊舟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不速之客的微妙感受。首句“月馆子之晦”以月夜的宁静与孤寂开始,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时间的深沉。接着,“风林客正疲”则点明了诗人此时的状态——疲惫不堪,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可能是在责备自己对他人行为的过分关注或是自责于未能尽好待客之道。这里的“君子”和“主人”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道德标准或待人接物的方式,而“窥烦”和“憎忝”则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在反思自己对财物的处理方式,无论是“谩藏”(随意收藏)还是“均分”(公平分配),都让他感到不安和自责。“嗟何及”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后悔,“浼己卑”则是对自己行为低下的自我谴责。
最后,“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一句,诗人似乎在警告或请求那些可能偷走他财物的人,不要让某位特定的人物(“彦方”)知道此事,可能是担心被责备或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谨慎和警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和道德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伦理的敏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