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全文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出处:《早度蒲津关
唐 · 李隆基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
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拼音版原文

zhōngyángèngshǔshānwàngtōng
míngluánxiàbǎnfēipèiqínzhōng

xiǎnguānzhuàngtiānpíngzhènshàngxióng
chūnláijīnshùyuèluòshùlóukōng

fēncháojǐngshēngzhúxiǎofēng
suǒchángdàotàifēihòutóng

注释

钟鼓:报晓的钟鼓。
严更:深夜。
山河:自然景色。
野望:远眺。
鸣銮:銮铃声。
蒲坂:地名。
飞旆:旗帜飘动。
秦中:古地区名。
地险:地势险峻。
关逾壮:关隘更加壮观。
天平:天气晴朗。
镇尚雄:城镇依旧雄伟。
津树:渡口的树木。
戍楼:守卫的楼阁。
马色:马匹的颜色。
朝景:早晨的阳光。
鸡声:鸡鸣声。
晓风:晨风。
常道泰:国家长久安宁。
候繻同:战乱频仍的岁月。

翻译

夜深钟鼓报晓,山河景色尽收眼底。
銮铃声响起,官员们从蒲坂出发,进入秦中地区。
地势险要的关隘更加壮观,天空晴朗,城镇依旧雄伟。
春天来临,渡口树木繁茂,月落时分,戍楼显得空旷。
马匹的颜色随着早晨的阳光变化,鸡鸣声随晨风飘荡。
我所期待的是国家长久安宁,不再是战乱频仍的岁月。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军营生活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泰和边疆稳固的美好愿望。开篇三句“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通过钟鼓声、山河景观和军马行进的声音描写了早晨军营中的生动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边关的警备状态。

接着,“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诗人形容了关隘之险峻,以及守卫者的英勇气概。这些描述传达了一种稳固与力量感,显示了作者对军事防御的重视和赞赏。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春天的河水汇聚在一起,晚上月亮下山时守卫的城楼显得空旷,这两句表达了边塞军营中的季节变化和夜晚的宁静。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这些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动的氛围。

最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繚同。”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以及与此前战争、混乱状态的明显区别。这里的“常道”指的是正常的道路和秩序,而“候繚”则是形容战事频繁、国势不定的动荡时代。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军营生活及个人愿望的描绘,展现了边塞之雄伟与国家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