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匝毡裘竞献酥,杖头指处朔风驱全文

百匝毡裘竞献酥,杖头指处朔风驱

出处:《慈航偶成二首
明 · 释函可
百匝毡裘竞献酥,杖头指处朔风驱
介夫若见绫千尺,会写长边说法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民族向朝廷进献礼物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于佛法传播的思考。首句“百匝毡裘竞献酥”,形象地展现了边疆民族以羊奶制成的酥油作为珍贵礼物,不辞辛劳地进献给朝廷的情景。“百匝”形容进献次数之多,“毡裘”指边疆民族的传统服饰,这里借指他们。“竞献酥”则体现了边疆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次句“杖头指处朔风驱”,描绘了使者手持礼物,穿越寒冷的北风,将礼物送达的情景。这里的“朔风”既指北方的寒风,也象征着边疆与中原之间的距离和隔阂。通过“杖头指处”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物质的传递与精神的沟通联系起来,暗示了边疆民族与中原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后两句“介夫若见绫千尺,会写长边说法图”,转而探讨佛法的传播。诗人设想如果一位智者(“介夫”)见到如此长的丝绸(“绫千尺”),他将会用这丝绸绘制一幅“说法图”。这里的“说法图”不仅是指佛教的教义传播,更象征着智慧与知识的传承。通过这一设想,诗人表达了对佛法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边疆民族的进献仪式和对佛法传播的想象,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文化交融与思想碰撞,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文化共享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