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时小榼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出处:《喜晴赴田中》
宋 · 曾巩
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
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
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
归时小榼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
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
归时小榼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愁:忧虑,担忧。西岭:指西部的山岭。
树杪:树梢,树的顶端。
谷中明:山谷中的光线明亮。
豳公:古代对农夫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勤劳的人。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小榼:小型的酒壶。
阿连:可能是朋友或家人的名字,代指陪伴饮酒的人。
翻译
我独自忧虑着雨后西岭的山色被冲破,只能看见南涧的水边生出新绿。忽然间,青天从树梢缝隙显现,白天的阳光逐渐照亮山谷。
豳公在打扫场地的时刻不能错过,陶渊明背稻谷必须亲自行动。
回家的路上,小小的酒壶也装满了酒,因为有阿连陪伴,可以尽情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喜晴赴田中》,描绘了雨后放晴,诗人欣喜地前往田间劳作的情景。首联“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写出了雨后的景象,原本愁绪因雨而起,但雨过天晴,田间的积水沿着山涧缓缓消退,透露出生机。颔联“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则通过描绘天空由阴转晴,阳光逐渐穿透云层,照亮山谷的细节,展现出明亮的希望。
颈联“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引用典故,诗人以“豳公”和“陶令”自比,表达对农事的重视和勤劳的精神,暗示自己不会错过这个劳动的好时机。尾联“归时小榼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则描绘了诗人满载而归的喜悦,想象着与同伴阿连一同分享劳动成果的温馨场景。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共享丰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