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全文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宋 · 刘克庄
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注释

玉阶:玉石台阶,形容宫殿或贵人家中的台阶。
接武:脚步相接,形容队伍整齐。
凝旒:古代帝王冕旒上的珠串,这里代指皇帝。
洛社:洛阳诗社,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
骑竹小儿:骑在竹竿上的小孩,可能是指天真活泼的孩子。
辄去:立刻离开。
戴花老监:戴花的宫廷老官员。
挽难留:挽留不住。
班春:春日出行。
行李:这里指行程。
那容缓:怎能允许拖延。
亭午:正午时分。
前茅:前方,引申为旅途。
盍:何不,为什么不。
造物:大自然。
殷勤:深厚而周到。
妙丽:美丽景色。
衣篝:衣裳,这里指保护衣物的屏障。

翻译

玉石台阶上侍卫们排列整齐,年末时一起寻找洛阳诗社的聚会。
骑着竹竿的小孩们迎接就跑开,戴着花朵的老官员挽留也难留住他们。
春天的行程怎能拖延,正午时分,为何不在前茅歇息片刻。
大自然深情地眷顾您,周围没有美丽的景色来守护您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玉阶”、“武侍”等字眼给人以尊贵宁静的感觉,而“岁晚同寻洛社游”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共同享受着岁月带来的悠然自得。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骑竹小儿”形象鲜明,“戴花老监挽难留”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即将启程的情景。“班春行李”给人一种准备远行的忙碌氛围,而“亭午前茅盍少休”则透露出旅途中的辛劳和匆忙。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所在之地的赞美以及希望他能得到那里人们的喜爱与保护。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