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出处:《侍太夫人拜扫先茔季直弟有诗因次其韵》
宋 · 喻良能
东郊云气晓疏疏,十里相携霁色初。
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郊:指城市的东部郊区。晓疏疏:清晨的云雾稀疏。
霁色:雨后的晴朗天空。
杜宇:杜鹃鸟。
王馀:古代一种水生植物,此处代指池塘。
提壶:提着酒壶。
潘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比喻欢乐的出行。
翻译
东方郊野晨雾稀疏,雨后十里的景色刚刚开始晴朗。穿过树林深处,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水草丛中还能看到王馀鱼的身影。
提着酒壶互相劝酒,有的扶着拐杖前来观赏,有的扛着锄头劳作。
不再像在如皋那样悠闲地射猎野鸡,这真是个欢笑满溢的场景,如同潘岳乘车出游般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与家人一同前往东郊扫墓的场景。"东郊云气晓疏疏",寥寥数笔勾勒出晨雾轻薄、天空渐明的清新景象。"十里相携霁色初",写出一行人沿着十里长路,沐浴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中,气氛温馨而宁静。
接着,诗人通过"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描绘了树林深处鸟鸣声声,以及水边荇菜茂盛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墓地周边的生机与宁静。"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则描绘了家人间互相劝酒、扶老携幼共同参与祭扫的亲情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最后,"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诗人表示没有像古代那样随意射猎,而是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活动,这使得整个扫墓过程更显得和谐而欢愉,以潘舆之典故,寓含着家族团聚的欢乐和对祖先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家庭扫墓的风俗,展现了浓厚的家庭亲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