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钟疏古木,香涧拂晴霓
出处:《晚至碧云寺》
明 · 区大相
松房碧云里,云壑昼凄凄。
山翠席间落,雨花檐外低。
清钟疏古木,香涧拂晴霓。
晚步泉亭月,分明到虎溪。
山翠席间落,雨花檐外低。
清钟疏古木,香涧拂晴霓。
晚步泉亭月,分明到虎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幽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松房碧云里”,以“松房”点明地点,暗示着古寺的所在,而“碧云里”则勾勒出一片苍茫的天空背景,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辽阔。接下来,“云壑昼凄凄”一句,通过“云壑”和“昼凄凄”描绘出山谷间的清晨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感觉。
“山翠席间落,雨花檐外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色与雨水交织的美景。山色在席间落下,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轻点在绿色的画卷上;檐外的雨花低垂,如同细雨轻柔地洒落在屋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感。
“清钟疏古木,香涧拂晴霓”则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清脆的钟声在稀疏的古木间回荡,与流淌的香涧水相互映衬,晴空中的彩虹似乎也被这和谐的场景所触动,轻轻拂过。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院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最后,“晚步泉亭月,分明到虎溪”以“晚步”引出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月光下的泉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听到远处虎溪的潺潺流水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寺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