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不读谈常到,香火如劳意更閒
出处:《愁阑》
宋 · 晁说之
淮南初客初尝起,久客淮南愁亦阑。
秋夜无闻喜风雨,柴门自掩醉江山。
诗书不读谈常到,香火如劳意更閒。
北望归期殊未可,却思南渡沧浪间。
秋夜无闻喜风雨,柴门自掩醉江山。
诗书不读谈常到,香火如劳意更閒。
北望归期殊未可,却思南渡沧浪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初客:新来的客人。
愁亦阑:忧虑逐渐减少。
秋夜无闻:寂静的秋夜没有声音。
柴门:简陋的木门。
醉江山:在醉梦中欣赏自然景色。
诗书不读:不再专注于读书。
谈常到:常与人交谈。
香火如劳:烧香礼佛仿佛成了日常劳动。
归期:回家的日期。
南渡:向南渡过江河。
沧浪间:沧浪江边。
翻译
初来淮南的人初次体验苏醒,长期客居此地的忧虑也渐渐消散。秋夜寂静无声,只因风雨而欢喜,独自掩上柴门,在醉梦中享受山水之美。
虽然不再读书,但常与人谈论,烧香礼佛也显得悠闲自在。
遥望北方的归期仍然遥不可及,反而怀念起南渡至沧浪江边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愁阑》。诗中表达了诗人初到淮南时的起始感受,以及久居此地后内心的愁绪逐渐消散。秋夜寂静,风雨之声反而带来一丝欢喜,诗人独自掩上柴门,在醉意中欣赏自然之美。他虽然不常读书,但常与人谈论诗书,显得心境闲适。然而,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南渡沧浪的想象中加深了归期未卜的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愁于闲,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