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鹄白不以乌,兰香端为谁。
外家秉明德,晚与世参差。
乖离岁十二,会面卒卒期。
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外家秉明德,晚与世参差。
乖离岁十二,会面卒卒期。
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
翻译
白色的天鹅不与乌鸦为伍,兰花的香气又是为谁而发。她的家族秉持光明的美德,晚年却与世俗格格不入。
分离了十二个年头,重逢的日子总是来之不易。
怎能料到在潁水之滨,我们竟能一同享用玉米做饭。
注释
鹄:天鹅。乌:乌鸦。
兰:兰花。
香:香气。
外家:娘家。
明德:高尚的品德。
世:世俗。
参差:不合拍,格格不入。
乖离:分离。
岁:年。
卒卒:迟迟,慢慢。
灊丘:潁水之滨,古代地名。
玉稻:玉质般的稻米。
一:一起,共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斯言可念列置十字字为八句寄呈十首(其一)》。诗中,诗人以“鹄白不以乌”起兴,表达对纯洁品性的坚守,不因世俗而改变。接着,“兰香端为谁”暗示舅甥之间深厚的情感,如同兰花之香,只为知音而发。诗人感慨六舅虽年事已高,但仍秉持光明美德,与世浮沉中保持着独立。
“乖离岁十二,会面卒卒期”描绘了两人长时间的分离,如今难得相聚,却因风雨阻隔,相聚时光匆匆。“何言灊丘底,玉稻同一炊”则回忆起昔日共处的美好时光,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共享简单而温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风雨夜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