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出处:《寿李映碧先生》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文学家朱用纯为寿李映碧先生所作。全诗以“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开篇,表达了对年岁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世人往往重视年岁,但真正的价值在于一生的作为和品德。
接着,“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指出仅仅追求长寿而忽视品德,反而会损害名声。随后,诗人列举了汉代张于的例子,强调忠诚和正直的重要性,指出这样的人即使寿命不长,其精神品质也能永垂千古,如同松乔之龄,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表达了对李映碧先生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维持世道的正气。通过“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的比喻,赞美了李映碧先生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寒松在严冬中更加茂盛一样。
最后,“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表达了对李映碧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人们都能从他的身上学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诗人也提到自己对书籍的热爱,表示自己早就有阅读和著书的习惯,成就了万卷之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映碧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也体现了朱用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