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
出处:《樟树镇五公寺》
元 · 何中
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
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
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
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
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
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
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
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
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
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
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
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何中的《樟树镇五公寺》描绘了诗人暂时从日常束缚中解脱出来,游历禅寺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色。首句“久幽厌拘维”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幽居生活的厌倦,渴望自由舒展;“暂弛欣舒散”则写出他初到寺庙时的轻松愉快。
接下来,诗人通过“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描绘了进入寺庙的过程,感受到古朴宁静的氛围。他漫步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周围是深沉的松荫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意境。
“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自然景象,花瓣虽已凋零,但仍散发着余香,鸟儿的鸣叫声清新悦耳,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写诗人步入宽敞的走廊,白天漫长而寂静,高僧静静地坐着,谈话简洁而深邃,体现了禅寺的修行氛围。
最后两句“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空性理念的理解,意识到自己的世俗忧虑需要通过禅修来排遣。在夕阳西下,树林间升起袅袅炊烟时,诗人意识到该回家了,结束了一天的禅寺游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禅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心灵净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