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全文

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

出处:《游荆山寺
宋 · 吴芾
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
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
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
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

拼音版原文

dàozuǒféngyōuwēiránxiàngxīn

quánshēngchángràoshèshānqīnrén

shūyǒushí穿chuānzhútángrǎnchén

lǎosēngrénghǎoshìyànláipín

注释

道左:路边。
幽寺:幽静的寺庙。
巍然:庄重的样子。
气象新:新颖。
泉声:泉水的声音。
长绕舍:长久地环绕着房屋。
山色:山的颜色。
侵人:侵入人的身心。
疏牖:稀疏的窗户。
穿竹:透进竹影。
虚堂:空旷的大堂。
不染尘:没有尘埃。
老僧:年迈的僧人。
仍好事:依然热衷于佛法。
不厌客来频: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翻译

在路边我遇见了一座幽静的寺庙,显得庄重而新颖。
泉水的声音长久地环绕着房屋,山色仿佛要侵入人的身心。
稀疏的窗户偶尔透进竹影,空旷的大堂没有丝毫尘埃。
年迈的僧人依然热衷于佛法,不厌烦客人频繁来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道左逢幽寺,巍然气象新”写出了诗人偶遇深藏于山野之中的古寺,给人以崭新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和更新。

接着“泉声长绕舍,山色欲侵人”透露出水声环绕,山色的浓郁,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觉到山林间亲密而不失威严的美。这里的“侵人”表现了山色对人的包围感,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第三句“疏牖时穿竹,虚堂不染尘”通过窗棂之间竹影的摇曳,以及寺庙内部清净无尘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脱俗的生活状态。竹和空旷的堂宇共同营造了一种禅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老僧仍好事,不厌客来频”则透露出寺庙中老僧热心接待客人的情形,即便是频繁到访也不感到厌倦。这里的“好事”不仅指老僧对佛法的喜爱,也包含了他对于与人交流、传递佛法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