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必论形似,心赏泠然同
出处:《为顾生题其父太保公临赵承旨双松图》
明 · 王世贞
岁晏郁秀色,双虬挂晴空。
下有李元礼,谡谡松间风。
谁将一帧素,写此千尺雄。
承旨昔胜流,太保时宗工。
岂必论形似,心赏泠然同。
乔木存故家,甘棠比遗踪。
新篇并嵯峨,流沈各青葱。
置子高堂上,白云或从中。
下有李元礼,谡谡松间风。
谁将一帧素,写此千尺雄。
承旨昔胜流,太保时宗工。
岂必论形似,心赏泠然同。
乔木存故家,甘棠比遗踪。
新篇并嵯峨,流沈各青葱。
置子高堂上,白云或从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为顾生题其父太保公临赵承旨双松图》描绘了一幅岁末时节,两棵松树在晴空中挺拔秀美的画面。画中的松树如同李元礼(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松树的清雅)在松林中发出谡谡风声,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机。画家以精湛技艺,将这千尺松树的雄姿生动呈现,仿佛是昔日名流赵承旨的手笔,太保公(顾生的父亲)更是当时的绘画大家。
诗中强调,欣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外在形似,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投射。这两棵松树如同故家的乔木和甘棠,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象征着顾家的荣耀传统。新作与旧作同样峻峭而生机勃勃,悬挂在高堂之上,似乎连白云都为之驻足,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幅画的深度解读,表达了对艺术和家族传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