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金戛玉声琅琅,淩云直上有如竹
出处:《题许士裁表兄左右修竹图照》
清 · 叶长龄
昔闻无竹令人俗,坡仙有话创而独。
此君不可一日无,十日何妨不食肉。
许君爱竹意何居,丛篁翛然写一幅。
知君借竹寓古怀,竹素园中日涉熟。
读史流连渭川封,诵诗涵泳淇泉绿。
书纪箘簬罗名材,易象苍筤玩亭毒。
槎枒芒角森胸中,左右逢源快储蓄。
翩翩佳士鸾凤俦,六逸之逸漫追逐。
敲金戛玉声琅琅,淩云直上有如竹。
赋诗我更记坡言,峥嵘气象少年足。
此君不可一日无,十日何妨不食肉。
许君爱竹意何居,丛篁翛然写一幅。
知君借竹寓古怀,竹素园中日涉熟。
读史流连渭川封,诵诗涵泳淇泉绿。
书纪箘簬罗名材,易象苍筤玩亭毒。
槎枒芒角森胸中,左右逢源快储蓄。
翩翩佳士鸾凤俦,六逸之逸漫追逐。
敲金戛玉声琅琅,淩云直上有如竹。
赋诗我更记坡言,峥嵘气象少年足。
鉴赏
此诗《题许士裁表兄左右修竹图照》由清代诗人叶长龄所作。诗中以“无竹令人俗”开篇,引出苏轼“此君不可一日无”的名句,强调了竹子在文人心中的独特地位。诗人通过“十日何妨不食肉”表达对竹的喜爱之情,进一步阐述了竹子与文人精神世界的紧密联系。
接着,诗人赞美许士裁表兄借竹寓古怀,通过竹子寄托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中提到“读史流连渭川封,诵诗涵泳淇泉绿”,展现了竹子与历史、诗歌的深厚关联,以及竹子在文人心中的象征意义。诗人还提到竹子在《书纪》和《易象》中的记载,以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强调了竹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描绘了竹子在诗画中的形象,以及它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通过“赋诗我更记坡言,峥嵘气象少年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认同和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