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饮足何当弃,驷马车高任自誇
出处:《稽山小隐为许世美作》
明 · 谢迁
为耽山水远移家,遁迹稽山镜水涯。
萝径屡更新岁月,麻衣长伴旧烟霞。
一瓢饮足何当弃,驷马车高任自誇。
况得仙翁传秘诀,漫添宿火养丹砂。
萝径屡更新岁月,麻衣长伴旧烟霞。
一瓢饮足何当弃,驷马车高任自誇。
况得仙翁传秘诀,漫添宿火养丹砂。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栖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状态。首句“为耽山水远移家”点明了隐士之所以远离家乡,是为了追求与山水相伴的生活。接着“遁迹稽山镜水涯”一句,将隐士的居所置于稽山与镜水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环境。
“萝径屡更新岁月,麻衣长伴旧烟霞”两句,通过描述隐士所走的藤蔓覆盖的小路和常穿的麻衣,以及与过往云雾相伴随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自然与简朴。这里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一瓢饮足何当弃,驷马车高任自誇”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者是隐士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一瓢之饮足以,不求奢华;后者则可能指世俗之人对财富地位的追求,驷马高车代表了显赫的地位。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以及对物质欲望的反思。
“况得仙翁传秘诀,漫添宿火养丹砂”最后两句,借由得到仙翁传授的秘诀,以及炼制丹药的情节,进一步深化了隐士追求精神层面提升的主题。宿火与丹砂的使用,象征着隐士在修炼身心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生活与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