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
出处:《送人归江南》
唐 · 张乔
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
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
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
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
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
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
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贫:贫穷,生活困苦。归无定程:返回家乡的路途没有固定的行程或计划。
水宿:在水上过夜,指乘船夜宿。
山行:行走于山间,翻山越岭。
安亲计:安置、照顾父母的打算或方法。
难为:难以做到,此处表示内心难以割舍。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或故乡。
情:情感,这里特指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岛烟:岛屿上缭绕的烟雾,常用来描绘孤寂或宁静的景象。
孤寺:孤立的寺庙,暗示偏远或人迹罕至。
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寺院中。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常见于诗词中的自然景色描绘。
远船:远处的船只。
筝: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此处指船上筝乐之声。
思苦:思绪愁苦,内心痛苦。
秋回日:秋天回归的日子,指秋日轮回。
多应:大概,多半。
吟更清:吟唱(诗)更加凄清,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翻译
生活困顿,归乡之路漫无定程,时而夜宿水上,时而翻山越岭。尚未寻得妥善安顿双亲的良策,内心难以割舍离别故土的深情。
岛上寺庙飘渺孤烟伴着悠扬的磬声,江面月色下远航船只传来筝曲之音。
思绪愁苦于秋日轮回,料想此时的吟唱愈发凄清。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行者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家乡深切的思念。"贫归无定程,水宿与山行"两句描绘出诗人因贫穷而不得不四处漂泊,无固定归宿,只能随遇而安地在水边或山中过夜。这种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
"未有安亲计,难为去国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安顿家人的无奈,以及背井离乡的痛苦。这里的“去国”指的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或故土,这种离别之痛是多么沉重。
"岛烟孤寺磬,江月远船筝"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在晨雾中显得尤为寂寞。同时,诗人在夜晚乘坐小舟,借着江上的明月和远处船上的筝鸣声来慰藉自己。
"思苦秋回日,多应吟更清"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在秋天的日落时分,诗人心中的思念变得更加苦涩。他通过吟咏诗词来缓解这种思乡之情,而这些吟诵也因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