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达事如此,贪懦犹且惑
出处:《送梓宪胡揆少卿赴阙》
宋 · 冯山
富贵一鼎味,谓尝须过食。
功名万钧器,负趋少量力。
不胜苦尔体,不厌伤尔臆。
谁能达涯涘,百动靡一息。
古人去我远,独公抱清识。
进退处以道,始终完无隙。
车马切严召,江湖正遥忆。
贤达事如此,贪懦犹且惑。
是岂时俗知,聱牙相缄嘿。
功名万钧器,负趋少量力。
不胜苦尔体,不厌伤尔臆。
谁能达涯涘,百动靡一息。
古人去我远,独公抱清识。
进退处以道,始终完无隙。
车马切严召,江湖正遥忆。
贤达事如此,贪懦犹且惑。
是岂时俗知,聱牙相缄嘿。
鉴赏
这首诗《送梓宪胡揆少卿赴阙》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通过对比富贵与功名、进退与始终,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
首句“富贵一鼎味,谓尝须过食”以“一鼎味”比喻富贵,指出追求富贵如同品尝美味,但若过度沉溺其中,则会失去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接着,“功名万钧器,负趋少量力”将功名比作承载万钧重物的器皿,强调了功名虽大,但需要足够的力量去承担,否则会不堪重负。
“不胜苦尔体,不厌伤尔臆”则表达了对过度追求富贵与功名所带来的身心疲惫的反思。“谁能达涯涘,百动靡一息”进一步强调了达到理想境界的艰难,即使不断努力,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平静与满足。
“古人去我远,独公抱清识”指出古人离我们遥远,只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认识。“进退处以道,始终完无隙”强调了在进退之间应遵循正确的道路,始终保持完整无缺的原则。
“车马切严召,江湖正遥忆”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前往朝廷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怀念。“贤达事如此,贪懦犹且惑”指出贤达之人也会面临相似的选择,而贪婪与懦弱的人仍然困惑不解。
最后,“是岂时俗知,聱牙相缄嘿”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质疑,认为人们往往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只能沉默不语。
整首诗通过对富贵与功名、进退与始终的对比,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对当时社会风气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