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出处:《赠庐山道士》
唐 · 杨衡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
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寂静高高的屋子里,古老的松树带来寒意,松下有位仙人写着委婉的鸾字。他头垂着白发,清晨敲响磬声,夜晚则握着青色灵芝在坛边漫步。
万物景象自然消逝于世外,真实的源泉永远在人的本性中显现。
时间悠悠万古如斯,秋天的景色就像松枝,春天的气息则如同兰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高耸古松之间的仙人形象,寂寥的氛围中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古松寒"不仅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环境,也映射出仙人的高洁与孤独。"字委鸾"则是对仙人之才华与修养的一种肯定,形象地表达了仙人笔下文词如同飞鸾踏雪,高贵无比。
"头垂白发朝鸣磬"和"手把青芝夜绕坛"两句,则具体描摹了仙人的日常生活。白发如雪的老者,每天清晨敲响石磬,似在与自然交响,而手持青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物)在夜晚绕行于神坛之上,展现了他们追求长生和精神修养的执着与专注。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仙人不为世间的繁华所动,而是将目光投向永恒不变的真理和本质,这种思考与追求已超越了尘世的纷争。
最后两句"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则是在表达一种历久弥新的感慨。无论是漫长的岁月还是季节的更迭,都无法改变仙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永恒主题的沉思,以及对那些能够超越时间而不朽的东西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于精神自由、物我两忘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那些恒久不变之物的欣赏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