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笔墨东西置,朱黄次第研。
频忧伤点窜,细恐误流传。
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
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
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
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
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
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勘:审阅,校对。青编:古代书籍多用竹简,青色指竹简。
朱黄:朱砂和黄粉,用于校对文字。
点窜:修改文字。
流传:传播、流传。
文辞:文章的措辞。
字数全:字句完整无缺。
繁处:繁多的文字。
披襟:敞开胸怀。
鱼鲁:古代文字中的错误,如鱼误为鲁。
间然:质疑、非议。
翻译
儒家没有别的事务,只邀请客人审阅青色的书籍。笔和墨分别放在东西两侧,红色和黄色的颜料依次研磨。
频繁忧虑文字的修改,生怕有误流传出去。
改动文章措辞使之正确,增补字句力求完整。
眼睛因繁多的文字而疲倦,但心中专注于阅读。
静坐沉思古今之事,敞开胸怀面对圣贤的思想。
劳累时举杯共饮,闲暇时探讨深奥的道理。
兴起时忘记昼夜,写下书名记录年份。
握笔思考严谨的言论,放下书卷遗憾遗漏篇章。
鱼和鲁这样的错字都已校正,无人敢质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儒家学者勤于考证、编辑古籍的情景。"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表明他专注于内在的学术研究,不问世俗之事,只愿与来访者共同探讨那部蓝色的书稿。"笔墨东西置,朱黄次第研"则展示了他工作时的认真态度,将笔墨布置东西,以朱色和黄色按顺序仔细审视。
诗中接着表达了对文辞错误的担忧与防范,如"频忧伤点窜,细恐误流传",反映出他对于保留正确文化的重视。随后,他致力于修改和完善文章,增加字数以求完整,如"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所述。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学者在繁复工作中的疲惫与专注,如"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表明尽管外在的劳累使眼睛感到疲倦,但内心依然专注于研究。"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则展现了他通过阅读古籍,追寻古圣先賢智慧的场景。
诗人还提到了工作间隙的休息与交流,如"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表现出在劳累之余,他会举杯饮酒,或是与人讨论深奥的哲学问题。"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则表达了他在研究中获得灵感而忘却时间的喜悦,以及记录下这些珍贵时刻的心情。
最后,诗中强调了对知识的珍视与对遗失的忧虑,如"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所示,以及对学术成就的自信,如"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表明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着坚定的信心,没有人能够轻易置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儒家学者对于知识保存、传承与创新的一片痴情,以及他们在学术探索中的执着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