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全文

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

宋末元初 · 方回
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
早是前修曾种德,政须后嗣更禔身。
秋霜白笔辞台掾,夜雨青灯管士人。
硕果元来真不食,未妨徐动蛰雷春。

拼音版原文

yángshānxiàshìhūnyīnjiāyīnhuǒhòupín

zǎoshìqiánxiūcéngzhǒngzhènghòugèngzhīshēn

qiūshuāngbáitáiyuànqīngdēngguǎnshìrén

shuòguǒyuánláizhēnshíwèifángdòngzhéléichūn

注释

紫阳山下: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
婚姻:联姻,婚姻关系。
几度:多次。
家因火后贫:火灾后的贫困。
前修:祖先。
种德:积累美德。
政须:必须,应当。
后嗣:后代子孙。
禔身:修身养性。
秋霜:秋季的霜冻。
辞台掾:辞去官职。
夜雨青灯:夜晚伴着油灯的雨。
管士人:管理或影响士子。
硕果:丰硕的成果。
真不食:不应轻易享用。
徐动:慢慢行动。
蛰雷:冬眠的雷声。

翻译

紫阳山下的人们世代联姻,经历过多次火灾后的贫困。
祖先早有美德积累,后代子孙更需修身养性。
在秋霜中辞去官职的文人,夜晚油灯下读书的士子。
丰硕的成果原本就不应轻易享用,不妨慢慢等待春天蛰伏的雷声唤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昆山州教刘表侄》。从内容上看,此诗主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早是前修曾种德,政须后嗣更禔身。"

这四句描绘了一种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紫阳山下”的景象,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国不幸遭遇战乱后的哀伤与贫困。而"早是前修曾种德,政须后嗣更禔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行为的怀念,以及希望未来能够有继承和发展的美好愿景。

"秋霜白笔辞台掾,夜雨青灯管士人。"

这里,诗人通过秋天寒冷的“霜”与深夜的“雨”,营造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白笔辞台掾”和“青灯管士人”则是对朋友离别时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表示理解和关怀。

"硕果元来真不食,未妨徐动蛰雷春。"

最后两句,通过“硕果元来真不食”表现出一种超脱物欲、淡泊明志的情操。而“未妨徐动蛰雷春”则是在祝愿朋友即便环境艰难,也能够安然度过,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和事业的复苏。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厚,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深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