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不知重,近见三两叠
出处:《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米山不知重,近见三两叠。
远者淡不真,眇与天相接。
晨光染红云,正向山外贴。
映出青万层,还与云俱灭。
远者淡不真,眇与天相接。
晨光染红云,正向山外贴。
映出青万层,还与云俱灭。
注释
米山:形容山堆积如米粒状。重:重量大。
近见:近处看到。
三两叠:三两层叠。
远者:远处的山。
淡不真:颜色淡而不太真实。
眇:形容视线模糊。
天相接:与天边相连。
晨光:早晨的阳光。
染红云:给云朵染上红色。
正向:正在朝向。
山外贴:紧贴着山外的天际。
映出:映照出来。
青万层:青翠的层层山峦。
俱灭:一起消失。
翻译
米山难以估量其重量,近处可见层层叠叠。远处的山色模糊不清,仿佛与天空相连接。
早晨的阳光给云朵染上红色,正逐渐靠近山外的天际。
云彩的倒影映出青翠万重,最终与云朵一同消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景象的诗,通过对米山、晨光与云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和自然美景的交融。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如“米山不知重”与“近见三两叠”,强调了距离感知上的相对性;“远者淡不真”则表达了视觉上的朦胧与物我两忘的境界。
"晨光染红云,正向山外贴"一句,通过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晨曦初照时的生动景象,而“映出青万层,还与云俱灭”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融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早晨登临时所捕捉到的瞬间美好。
诗中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反映出古典文学中“山水田园”主题的深远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