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出处:《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山: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与白居易有关联。仙冢:指仙人的墓地。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梅有影香诗:形容梅花的香气和诗人的赞美。
老子:此处可能暗指古人,或诗人自比。
苍头:古时对老仆人的称呼。
心香:比喻虔诚的心意。
寒泉:清冷的泉水。
翻译
孤山上的仙人墓地草木茂盛,姓名事迹留给后人知晓。他的遗稿中没有关于封禅的记载,只有名家梅的诗篇留下了芬芳和影子。
我只遗憾未能像老子那样晚携琴而来,错过了看守者放飞白鹤的时刻。
我只能献上一片诚心,用寒泉自斟自酌,表达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和先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这两句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山上,有一位仙人的墓地被野草所覆盖,表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同时,通过对故人姓名的记忆,诗人强调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希望后世能够认识到先辈们的功绩与贡献。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这里的“遣稿”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订,以至于没有保留下任何关于佛教禅宗的内容。这两句强调了文学与艺术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自然界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例如梅花不仅有其本身之美,也承载着诗意的深远。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和遗憾。其中“老子”可能指的是道家鼻祖老子,或者是对某位高僧、隐者的尊称。诗中表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净的自然场景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人用“一瓣心香”来形容自己对故人的尊敬之情,同时通过“寒泉自掬酹瓷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宁静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