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就枝头金鼎实,千花陌上已成尘
出处:《梅花七律 其二》
宋 · 张道洽
南堂深处向阳身,第一东风信息真。
树冷花清无俗韵,天寒日暮有佳人。
林逋眼目才能识,何逊心情独见亲。
养就枝头金鼎实,千花陌上已成尘。
树冷花清无俗韵,天寒日暮有佳人。
林逋眼目才能识,何逊心情独见亲。
养就枝头金鼎实,千花陌上已成尘。
注释
向阳身:沐浴着阳光的身体。东风:春风。
信息真:真正的讯息或象征生机。
树冷花清:寒冷的树木和清澈的花朵。
俗韵:世俗的韵味。
佳人:美丽的女子。
林逋眼目:林逋(唐代诗人)的眼力和鉴赏。
何逊心情:何逊(南朝梁诗人)的心境。
金鼎实:比喻丰满的果实。
千花陌上:繁华盛开的大道。
已成尘:已经凋零成为尘土。
翻译
在南堂的深处,阳光洒在身上,春天的第一缕东风带来了真实的讯息。树木寒冷花朵清新,没有世俗的韵味;天色渐晚,却有美人出现。
林逋的眼光和才情能识别这美景,何逊的心情更是独钟于这份宁静。
枝头的果实如同黄金般饱满,然而在千花盛开的大道上,它们已经化为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涉的《梅花七律》(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在这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鉴赏这首诗:
1. **意境构建**:开篇“南堂深处向阳身”直观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在梅花盛开之时,选择了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仿佛梅花也拥有了生命和情感。这里的“向阳身”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有着深意,象征着梅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2. **细节刻画**:“第一东风信息真”,通过“第一东风”的提醒,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而“信息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真切体验和欣赏。接着,“树冷花清无俗韵,天寒日暮有佳人”,这里的“树冷花清”塑造出梅花孤傲自立的形象,而“无俗韵”则是诗人对梅花超凡脱俗之美的赞颂。“天寒日暮”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氛围,而“有佳人”则暗示了诗人心中所仰慕的高洁人物或理想。
3. **情感寄托**:“林逋眼目才能识,何逊心情独见亲”,这里引用了唐代文学家林逋和宋初文学家何逊,他们都以爱梅著称。诗人通过这些历史文化符号,将个人的情感与这两位文人的品格相联系,表达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4. **哲理蕴含**:“养就枝头金鼎实,千花陌上已成尘”,“养就”意味着培育和期待,而“枝头金鼎实”则是对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描绘。“千花陌上已成尘”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怀,诗人在赞美梅花之美的同时,也不忘反思生命易逝和事物无常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和特性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人物情感的深刻寄托,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