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
出处:《咏高士王宾》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
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
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
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
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
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
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
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
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
鉴赏
这首诗《咏高士王宾》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士王宾的超凡脱俗形象,展现了其对世俗智慧的摒弃和对自然真我的追求。
首句“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以“至人”比喻王宾,指出他如同婴儿般纯真无邪,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快乐。接着“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进一步强调王宾对智慧的超越,他将世俗的智巧视为微不足道的尘埃,选择回归混沌未分的状态,即保持原始的纯真与自然。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运用了类比手法,暗示那些过于显眼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往往首先受到打击或遭遇困境,而王宾则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表明王宾在世间并无过多的欲望,他只是像古代神话中的葛天氏一样,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描绘了王宾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他以采集松柏果为食,夜晚则栖息在草丛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表达出王宾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即使面对强权也不愿妥协,他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帝王,而是能够理解并尊重他的精神追求的人。
最后,“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可能象征着外界对王宾独特生活方式的不理解和攻击,但他并未因此改变自己。“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则以古代楚国狂人接舆的故事,比喻王宾与同样特立独行之人的相伴,共同在世俗的洪流中保持自我,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王宾这一高士形象的超然与独立,以及他对真我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