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如此亦佳哉,地湿莎青绝点埃
出处:《退食偶书》
明 · 杨旦
燕居如此亦佳哉,地湿莎青绝点埃。
片席且移花底坐,清风时傍竹间来。
滥叨厚禄颜空汗,斜倚晴窗句谩裁。
最是暮春天气好,公庭吏散独徘徊。
片席且移花底坐,清风时傍竹间来。
滥叨厚禄颜空汗,斜倚晴窗句谩裁。
最是暮春天气好,公庭吏散独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食之后在家中闲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联“燕居如此亦佳哉,地湿莎青绝点埃”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环境,湿漉漉的地面上长满了碧绿的莎草,一片洁净无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
接着,“片席且移花底坐,清风时傍竹间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花下小憩的情景,微风轻拂,竹影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滥叨厚禄颜空汗,斜倚晴窗句谩裁”则转入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享受着丰厚的俸禄,但内心却感到愧疚和不安,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斜倚在明亮的窗户旁,试图创作诗句,但似乎只是徒劳,这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最后,“最是暮春天气好,公庭吏散独徘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暮春时节,公事已毕,官吏散去,诗人独自在庭院中漫步。这一场景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我反省的深入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