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全文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

出处:《宜阳
宋 · 陶弼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
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拼音版原文

chéngdòngwénshuōkānāi

mánshuǐxiānxuèzhàngtiānhuī

yōumínzhìxìngguǐwèizāi

fēngèláiwèizāi

注释

孤城:形容城市孤立无援或偏远。
溪洞:溪谷中的洞穴。
闻说:听说。
堪哀:足以令人悲伤。
蛮水:指边远地区的溪水,可能带有贬义。
鲜血:比喻溪水颜色鲜艳,暗示不祥。
瘴天:指热带雨林地区因湿热而产生的有毒气体。
死灰:形容极度衰败或绝望。
吏忧:官吏忧虑。
民置毒:百姓被迫采取极端手段。
巫幸:巫师们庆幸。
鬼为灾:借鬼神之名制造灾难。
风土:当地的风俗和环境。
恶:恶劣。
吾来:我来到这里。
胡为:为何而来,为什么。

翻译

孤独的城市隐藏在溪谷洞穴中,听说那里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悲痛。
蛮荒的溪水犹如鲜红的血液,瘴气弥漫的天空如同死灰一般阴沉。
官吏们担忧,百姓被逼无奈投毒,巫师们却庆幸灾难降临可以作祟。
这里的风俗如此恶劣,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宜阳》,描绘了宜阳孤城深陷蛮荒之地的恶劣环境和民生疾苦。首句"孤城溪洞里"点出宜阳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孤立,接下来的"闻说已堪哀"则暗示了此处的悲惨情状。诗人运用比喻,将蛮水比作"鲜血",形象地刻画出水色的凄厉,"瘴天已死灰"则渲染出空气污染和疾病的严重,如同死气沉沉的灰烬。

"吏忧民置毒"揭示了官吏的腐败和百姓生活的困苦,以至于不得不以毒害之物自保;"巫幸鬼为灾"则揭露了迷信盛行,巫术横行,连鬼神都被当作灾难的源头。最后两句"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来到这恶劣环境的深深疑惑和无奈,流露出对当地百姓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宜阳地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